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

俄羅斯武術西斯特瑪台北道場小教室-感覺



西斯特瑪的練習很注重「感覺」,指導員或是大師們常常在示範動作後問被示範的人有怎樣的感覺,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其他的人可以知道這是怎樣的感覺。但不管聽過多少別人的描述,親身體驗的感覺是最好的。不過更多的是在程度不到,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些感覺時,會讓學習者有沮喪的感覺。當然,這也是感覺的一種。

虛無縹渺的感覺該如何掌握?西斯特瑪的引導方式是讓沒有感覺的人先有近似的感覺、有感覺經驗的人讓他的經驗更加的穩固、有穩固感覺的人讓他的感覺可以更進一步的增長。

所以練習者必須了解,所有的練習,所得到的是一個近似的感覺而已,那並不是究竟,不能有了之後就認為自己全部會了。這是一個探究的中間過程,在不斷的探索當中,我們對自已可以得到更多的了解,也對別人會有更多的了解。

舉個例子,我們在解釋internal work時有一個以手持木棍的方式(請參考關於西斯特瑪的internal work的一些小練習),進行帶動身體前進、後退、轉彎、繞圈的練習;在一開始我們會和練習者解釋如何將注意力放在棍尖,利用對棍尖的注意力帶動身體的動作。這個練習的目的是為了讓練習者體會internal form的感覺。

嚴格的說這只是一個近似的感覺,因為internal form在內不在外(名字裡就是internal了,用外在的東西來練都沒有人去想為什麼嗎?),而因為內在的感覺難以掌握,所以初期我們用外在的tension來幫助練習者體驗到這個感覺。

在這邊是讓沒有感覺經驗的人讓他升起感覺經驗。

接下來我們會用不同的方式讓這個感覺經驗變堅固,操作上除了反覆的作這個帶動身體移動的練習之外,我們會讓其他人去抓著練習者持棍的手腕,並給一個抗衡的力量,讓練習者應用對棍尖的感覺去控制抓自己的人的身形以及動作。

在這邊是讓有了粗淺感覺經驗的人可以穩固他的感覺經驗。而為了讓這個感覺經驗穩固,我們會用「末端用力」,或是」「放鬆肩膀」的引導方式幫助練習者去「找到」「外而內」的東西和「內而外」的感覺有如何的差別。知道這個差別後,就有了提昇的機會。

對於一些較為粗心或沒有持續參加練習的練習者,或是想僅由影片得到西斯特瑪知識的人,由於沒有指導員在旁邊的提醒以及回饋,當他們看到這個練習方式時有極大的可能會認為這就是終極的目標,於是他們用自己的想像以及解讀方式進行練習,當然這樣也會進步,不過方向會有點偏差。

經驗上看到最多的是自認為這個練習是在傳遞重量移動的概念,程度高一點的可能會認為這和慣性有關;這些都只是在物理現象上作功夫,雖然持續這樣的理解可能可以達到相當的程度,但西斯特瑪的感覺講的不是這個,可以達到的程度也更高。

由內而外的動作感覺是這個練習所要傳達的概念,這不是掌握末端用力以及肩膀放鬆就可以做到的,極端點說,當能感覺到由內而外的感覺時,不用末端用力以及全身緊張一樣可以做到正確的動作。

tension的平均分配、末端發動、身體不給支撐、整體動作、身形正直、動作輕、、、,這些其實不是要求、或是目標,而是在掌握到internal form時自然會具備的特質。

因為internal form的感覺很難掌握,所以只好從外在可以看到的地方作approach,目的是掌握到內而外的感覺。

Mikhail在早期教學時(現在是會在教學途中隨著參加者練習的表現,作不同的示範幫助練習者在短短的時間內成長),往往會在教學開始時作大槪半個小時以上的示範,接下來他會說大家試看看。教學現場當然不會有人可以做到像Mikhail一樣的動作,這時練習者的程度就會有很大的影響。初階的人只能看懂外型,所以只能模仿外形去進行練習,這就是extrenal或是old school;程度高一點的,知道內在控制的,可以用internal或是new school的方式去理解以及進行練習;程度更高的,能看到closed school的人當然就是用closed school的方式去練習。

練習時的主題在這邊也有它的功用在:它是一個提示,幫助練習者得到感覺的提示。以四月份的總部指導員研習會的主題effortless power and beyond來說,這可以讓參加研習會的練習者知道重點除了不在於用力大小之外,後面還有更多東西。研習會還有一個月開始,目前西斯特瑪台北道場的練習都以effortless power為主,希望可以幫助來上課的同學提昇到更好的程度,讓Zaikovsky來台指導時可以給我們更多的東西。



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

西斯特瑪台北小教室-無力之力(effortless power)概述






之前我們有提過西斯特瑪的三大構成內容:external school, internal school 還有closed school。這三個部分可以是學習的順序,也可以是應用時的方法。

external school又被稱為old school,並不是說這東西過時,而是說這是較為傳統、老式的練習方式。在練習及應用時主要是以力學的方式去達到力量少、動作小以及效果大的結果。而在internal school這個部分,內在的控制成分要大於力學上的控制。也就是說相對於用力的角度,更重視人我之間tension的控制。控制的方法來源於末端的力量以及tension方向的覺知。雖然說重點在於覺知,但肌肉上的用力還是無可避免,在應用時對手還是可以感到己方給的力量,只是很難抵抗。更重要的是,對方抗爭的想法有可能會變大。

以兩人雙拳相抵互推舉例,external的作法是透過控制對方手腕的骨節正直,讓對方不好用力的方式將和自己雙拳相抵的人推出。internal的作法是維持雙拳互抵處的tension,在不讓對方的tension進入自己身體之前提下,放鬆自己的肩膀造成一個tension的方向,而將對方順著這個方向被推出。這兩種方法,對方都還是可以感受到被力量推出的感覺。

更高級的操作法是讓對方把自己推出去,而且感受不到被推出的感覺。

這幾次Zaikovsky在來台灣教導internal form時,一直在強調「乘(ride)」在一個「東西」上面的概念。這個概念可以應用到跑步上頭、可以應用到行進中改變方向上、也可以應用到爬樓梯或是爬山上,它可以被應用到所有的地方。當掌握到這個概念時,會發現到自己的動作變輕,使用的力量變小,但是作為練習對手的人會覺得力量很大。更好玩的事情是,它讓人幾乎感受不到肌肉的力量。

這個幾乎不用肌肉力量、但是又讓人無從抵抗的東西,在今年二月的大阪及東京研習會上,Zaikovsky稱做effortless power,以及something beyond。就我個人的見解,它是比internal school更高級的控制方式。

Zaikovsky解釋這東西是一種身體的運用方法,所以很難教。它的學習方式和小朋友學習走路的機制很像-它是用本能的方式學習的。手把手感覺的方式是最直接的方法。

西斯特瑪台北道場四月份的年度總部指導員研習會這次的主題是effortless power and beyond,將會對這個主題做更深入的探討,請有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可以親身體驗到無力之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