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西斯特瑪台北道場小教室-西斯特瑪練習上的一些小叮嚀



減少tension是西斯特瑪的一個要點課題,會對身體、心理造成tension的各種束縛是在我們練習當中一而再再而三反覆想要減少的東西。雖然這邊用了「減少」這個字,其實只要保持覺知,注意當下,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放鬆,而減少受tension的影響。

也因為覺知是我們練習上很重要的一個課題,西斯特瑪的練習場上會有很多不同的練習幫助練習者檢視、觀察自己,從而達到不受tension束縛的境界。也因為有很多不同的練習,很多初學者會執著於記錄做過怎樣的練習,而把那些練習作為教範時時取出照本宣科的溫習。就一般的武術來說這種學習方法大概沒有問題,但對西斯特瑪來說這種溫習法其實也是一種束縛。

西斯特瑪的所有的練習都是互相有關連的,這些練習方式就像是buffet一樣:種類繁多、琳琅滿目還加上各種口味,練習者該做的不是buffet的每道菜有多少吃多少,直到把肚皮撐爆為止;而是自己知時知量的取自己需要的種類還有需要的量來讓自己成長。還需要了解的是,不管做什麼樣的練習,都會對提昇其他練習的質量有幫助。

另外一個重點是,很多人練過一種練習後再次在課堂上碰到一樣的練習時會覺得「這個練習我做過了」。這種心態請千萬不要有,打個比方,你昨天吃過一盤蛋炒飯,今天又吃一盤蛋炒飯時你會想說我昨天吃過一樣的東西,但這並不代表說你昨天吃過那盤蛋炒飯後就可以什麼都不用吃了。你還是需要吃東西的,只是正好今天還是蛋炒飯而已。但就算都是蛋炒飯也不會完全一樣:火侯、材料、吃飯時的氣氛、心情、、、,都會影響你吃這盤炒飯,也就是說,不同的時間吃的炒飯,對於你來說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西斯特瑪的練習上也是這樣,同樣的grab&escape,和不同的人練、當天不同的溫度、濕度、心情、感覺、、、,這些都會影響練習者透過這個練習所可以得到的成長。

說到這裡提供一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一年去日本參加Mikhail的seminar時,Mikhail教的練習和我之前去莫斯科總部時學的練習一模一樣,當時不只是我,就連主辦方的日本人也和我說可能會和參加的朋友交代不過去,因為那些練習都學過。但那次的seminar到中間我們就發現,以前我們對於那些練習的認識實在是粗淺到無知的地步。和之前莫斯科時一模一樣的動作、一模一樣的順序,但做起來和理解上感覺完全不一樣,這時才知道原來就算是同樣的動作,就算是以前做過很多次的練習,還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內容。真的應了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話:心理上認定已經做過的練習就是會的想法只會對自己造成妨礙。

在這次經驗之後,不管我做怎樣的練習,我都把它當作是第一次做,也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各種練習有了不同層次的理解,也更理解當年參加Emmanuel研習會(2012/2)時他和我說的話,他當時說你不要以為我們平常做的練習和你們做的練習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做的一樣的練習,只是層次不一樣而已。

當時他畫的圖是下面這一張,當年我以為已經了解他的意思,今天回頭來再看這張圖時理解又不一樣,比當年又更深了一層。







Zaikvosky過往也一再的說,以前的練習就像是以前吃過的餐點一樣,不要拿現在吃的東西和以前吃過的東西比,那樣沒有意義。與其糾結於之前吃過的那餐和這餐配料一不一樣、火侯差在哪邊、、、,不如好好的享受眼前的這餐。之於練習也是一樣的,專注在現在的練習,由當前的練習得到成長,比起去糾結於和之前是不是一樣的練習的問題要重要上許多。

我可以負責任的這樣說,就算是外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練習,你能得到的絕對都會不同!!所以,練習時就好好練習,不要去想以前,也不用去想以後,就專注在練習場上練習的東西。這點其實很簡單做到,我們的練習場上只要不亂想都會覺得時間過很快,因為專注的關係。所有在練習場上發生的事情就讓他留在練習場,有不懂的沒有關係,下次練習時再把它解決掉,不要回家去也糾結在上頭。

這就是西斯特瑪,不要執著、不斷成長。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俄羅斯武術西斯特瑪小教室-internal work的基本學習方法



對於初學者來說,不能用力學、結構去思考或是解析的internal work學習方式,往往讓一些緊緊抓著招式不放,試圖用力學解釋一切的朋友茫然不知所措,其實,這都只是想太多的慣性思維所導致的。

今天就來談談如何更好的理解internal work,先從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puch up來進行解說:西斯特瑪在進行puch up時,總是強調我們不是用手將身體撐起,而是將地面推出。更進一步的internal work的練法,則是在puch up的準備姿勢時(棒式),「感覺」兩手下方的各二十公分見方面積的地板,再將這兩塊兩手下方的地板「推」出去。接下來,同樣是準備姿勢,但這次去「感覺」兩個手下面壓著的一公尺見方的地板,再將這地板推出去。最後我們在準備姿勢下,「感覺」整個空間內的地板,以及上面所有的東西,再將整個地板還有上面的東西都推出去。

重點來了,以上的不同練習有不同的感覺嗎?

如果沒有,我們還可以加上拉單槓的練習:先用普通拉單槓的方式把自己的身體拉上槓;接下來我們不把身體往上拉,而是把單槓「拉下來」的方式讓身體上槓。能感受到不一樣嗎?

前面的練習都只是用不同的描述方式做外觀看起來差不多的動作:push up或是拉單槓,但是隨著腦海中對於動作理解的不同,進行動作時的用力大小以及效果會很不一樣。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基本上對於internal work已經有初步的了解了。

可以這樣說,internal work是在面對外界衝擊時所使用的內部調適策略。

傳統武術其實有很多類似這方面的練習,但如果不明白這些說法都只是在幫助練習者使用自己身體的「便宜」或是「比喻」說法,這些練習就會變成要去想像氣這類虛無縹渺的東西,或是子午相對、一卦三山的口訣化以及秘訣化的東西。

這些都只是幫助練習者運用身體的「權」說。他不是真理,更重要的是當你可以熟練的做到後,你必須丟掉對這種身體運用方法的執著,不然你將會被這種運用方法所束縛。

所以西斯特瑪在練習時往往強調不要用同一種應對方式處理外在的威脅,而是去發掘自己的各種可能性。而在發掘的過程當中,嚴格的遵循「用力少」、「動作小」以及「效果大」的準則。

也因為internal work是關於內在的調適,往往很難在外在看到使用者做了什麼事,而只能從對手身上大概猜到使用者做了怎樣的控制,這也是為何Mikhail 一再強調interinal work沒有辦法經過觀察而習得,它一定要經過親身體驗才會知道那是什麼,更進一步說,是知道那是怎麼一個「感覺」。

對於身體素質高,悟性又高的人來說,他們不用internal work也可以做出來同樣的效果,理由很簡單:人家是天才,又肯下功夫。一般資質的有好的老師每天耳提面命的教導,多花點時間應該也可以做到。但internal work可以幫助我們這種人少花點時間就能得到這些以前需要身傳口授數十年才可以掌握的東西。

在初階開始internal work的練習時,往往都是進行練習對象放鬆,讓練習者比較好練習控制的練習。當能掌握internal work的基本後,練習對象就可以做一些抵抗,讓練習者在不好控制的情況下,同樣做到控制。更進階就是在一般的練習當中直接應用internal work,而達到不著痕跡的程度。

具體如何做到呢?首先是要能覺知到tension的傳遞:在自己身上以及在對手的身上,接下來是感受控制tension流動時的覺知,最後則是應用這個覺知。

以一個簡單的練習為例:

  1. 甲(黃色衣服)乙(藍色衣服)兩人相對坐在對方的側邊,乙以手掌推甲的胸口。
  2. 甲感受到乙推自己的力量,同時「感覺」自己身上因為乙推的動作而產生的tension。
  3. 甲將自己身上因為乙推的動作而產生的tension放鬆,並將乙「推入」自己身上的力量「放」在被推處的「皮表」(不讓力量進入自己身體內,將力量放在「外面」)。
  4. 利用上面動作在「皮表」上產生的「連結」,讓乙將自己推倒。

 

上面所說的「將力量放在自己外面」,這是一個幫助練習者運用身體的一個比喻說法,練習者在會做internal work的指導員身上感受被作的感覺後,反覆嘗試「把力量放在自己外面」後,會摸索到一種省力而效果大動作小的方式,這是internal work的基本學習方法。